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
1

簡介

gRPC 是由 Google 開源的一種高效能、跨平台的通信框架,專門用於分散式系統的服務間通信。它基於 HTTP/2 協議,採用了 Protocol Buffers (protobuf) 作為數據格式。gRPC 支援多種編程語言,並且具備自動生成客戶端和伺服器代碼的功能,能夠顯著提高開發效率。

gRPC 的主要特點包括:

  • 使用 HTTP/2,具備多工、二進制傳輸和頭部壓縮等特性。
  • 使用高效的 Protocol Buffers 作為數據序列化方式。
  • 支援多種通信模式:一元 (Unary)、伺服器串流、客戶端串流及雙向串流。
  • 提供強類型檢查和契約驅動開發。
  • 適合高效能和跨語言的分散式系統通信。

gRPC 與 RESTful API 的差異比較

項目 gRPC RESTful API
通信協議 基於 HTTP/2,支援多工與頭部壓縮,效率高 通常使用 HTTP/1.1,請求需獨占連線,效率較低
資料格式 使用 Protocol Buffers(二進位格式),效能高但不易閱讀 使用 JSON 或 XML(純文字格式),易讀但效能較差
通信模式 支援一元、伺服器串流、客戶端串流、雙向串流等四種模式 主要為單一的請求-回應模式
契約定義 使用 .proto 定義,強型別、契約驅動 多依賴 OpenAPI (Swagger),強型別支持較弱
性能表現 高效能,延遲低,傳輸快 效能較差,延遲高
瀏覽器支援 原生支援有限,需透過 gRPC-Web 代理 原生支援所有瀏覽器
程式碼產生 可自動產生多語言的客戶端與伺服器程式碼,開發效率高 通常需手動撰寫,或依賴額外工具

總結

  • gRPC 優勢:高效性能強、支援多通信模式、契約驅動開發、自動代碼生成。
  • RESTful API 優勢:普及度高、與瀏覽器原生集成良好、易於使用和調試。

選擇 gRPC 或 RESTful API 需基於具體應用場景:

  • 如果追求高效能、服務間通信的複雜性要求高,或跨多語言環境開發,建議使用 gRPC。
  • 如果面向瀏覽器應用開發,或需快速上手並融入現有生態環境,RESTful API 可能更適合。

上一篇
Day1 前言
下一篇
Day3 gRPC 欄位屬性介紹
系列文
30 天的 .Net gRPC 迷途9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